(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久期財經(jīng)訊,6月28日,惠譽在一篇最新的報告中表示,中國對電動汽車(EV)購買的稅收減免延長能促進該行業(yè)的穩(wěn)步發(fā)展,補貼將繼續(xù)覆蓋充電式混合動力汽車(PHEV)進一步佐證了惠譽的觀點,即這些汽車將成為中國向電動汽車時代過渡的關鍵催化劑。中國的最新政策也強調(diào)了當局在重振國內(nèi)汽車銷售增長方面加大了努力。
惠譽認為,對購買電動汽車的消費者延長免稅期至2025年底符合市場預期。購置稅將在2026-2027年減半,然后恢復到正常水平。該補貼方案先前已經(jīng)延長了一年,之前設定在2023年底到期。同時,一些方案的細化可能會改變中國電動汽車行業(yè)的發(fā)展動向。
惠譽預計,在新政策下,包括增程式電動汽車在內(nèi)的充電式混合動力汽車銷量將繼續(xù)快速增長,這些車輛將獲得與電池型電動汽車(BEV)同等的免稅待遇。充電式混合動力汽車是類似傳統(tǒng)內(nèi)燃機汽車的替代品。因駕駛者不會有續(xù)航焦慮或受到充電不便的影響,所以其被廣泛認為是市場完全過渡到電池型電動汽車時代前的過渡產(chǎn)品。從2021年到2023年前五個月,充電式混合動力汽車在中國電動汽車市場的份額從17%激增至28%。比亞迪在市場上占主導地位,其份額超過60%。
然而,充電式混合動力汽車市場的競爭已然加劇?;葑u預計延長減稅期將吸引更多汽車制造商進入該市場。與電池型電動汽車相比,充電式混合動力汽車對傳統(tǒng)汽車制造商來說是一個更容易競爭的市場板塊,長城汽車、吉利汽車和長安汽車今年都推出了價格具有競爭力的充電式混合動力汽車。合資品牌在市場上有更強的立足點,但由于它們的全球母公司專注于電池型電動汽車,而且定價不那么有吸引力,因此進展緩慢。
高端電動車的免稅政策將繼續(xù)實施,但在2024年和2025年期間,價格超過33.9萬元人民幣的車輛稅收減免將被限制在3萬元人民幣。因為許多人并沒想到稅收豁免期會被延長,這可能會減少本土汽車制造商對升級到高端電動車的擔憂,并應激勵傳統(tǒng)的豪華汽車制造商更快地過渡到電動汽車模式。2026年和2027年,該上限將降至15,000元人民幣,影響更多的電動車型。
最新政策首次為購買有電池交換模式的電動汽車的消費者免除了電池稅?;葑u預計這將有利于那些銷售具有電池更換功能的高端電池型電動汽車的電動車品牌,并鼓勵汽車制造商采用電池更換模式。
惠譽預計補貼延期對2023年國內(nèi)電動汽車銷量影響不大,并預測年內(nèi)電動汽車交付量增長將超過30%,電動汽車市場滲透率將達到35%。然而,由于消費者不再急于利用即將到期的稅收減免,這可能導致第四季度前期的購買量下降,但在積極的定價策略下,這可能會被強勁的電動汽車銷售量所平衡。長期稅收優(yōu)惠政策更為明確,拓寬了2023年以后電動汽車盈利緩沖區(qū)間,反過來使得汽車制造商在未來一兩年內(nèi)維持有競爭力的價格以獲得市場份額。
關鍵詞: